大家好,这里是正惊游戏,我是爱吃瓜的正惊小弟。
熟悉《魔兽世界》的玩家都知道,伊利丹曾在黑暗神殿副本内,留下过一句超霸气的台词:“你们这是在自寻死路!”
但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伊利丹这句话所威胁的对象,并不是从艾泽拉斯奔赴黑暗神殿,等着刷蛋刀的贪婪冒险者,而是一位高举镰刀、喊着口号、誓要解放外域的丑陋圣光大主教——阿卡玛。
趁着国庆节的难得假期,小弟就来跟大家讲讲,有关阿卡玛这位《魔兽世界》革命者,两度推翻独裁统治、彻底终结996压迫的传奇故事!
体验过《魔兽世界》TBC怀旧服的玩家,一定会对阿卡玛留有深刻的印象,因为这货不仅长得十分“抽象”,还在主线任务内频频露脸,暗中指引大家一步步击倒瓦斯琪、凯尔萨斯、伊利丹。
从某个角度来看,阿卡玛就是引导着我们走完“燃烧远征”的领袖人物,还是整个TBC资料片的“真·主角”。
(阿卡玛)
回到开头那句“你们这是自寻死路”的经典台词,这场对话发生在阿卡玛带领灰舌氏族、守望者玛维、艾泽拉斯联军包围黑暗神殿,即将结束伊利丹的独裁统治时,伊利丹眼见大势已去,因为嘴硬而留下的大反派台词,具体为:
阿卡玛:“我们要终结你的统治,伊利丹,我的人民,以及整个外域,都将重获自由!”
伊利丹:“说的好,但是,这毫无意义。“
阿卡玛:“时机来临了,终于等到这一刻了!”
伊利丹:“你们这是自寻死路!”
科普完这些,相信大家应该会对阿卡玛这名外域革命者,拥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但问题是在《魔兽世界》“颜值决定正义”的游戏内,为何暴雪偏偏要把阿卡玛做成一个斗戴兜帽、面目可憎的怪物形象呢?
这一切,咱们还得从外域兽人犯下的罪行,开始慢慢谈起……
原本,从阿古斯星球流浪到外域的德拉尼一族,跟原住民兽人部落,一直都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虽然双方会因为抢地盘的缘故,时不时爆发一些冲突,但部分德莱尼人还是与兽人有着不俗的交情。
可就在古尔丹被燃烧军团选中,用邪能帮助兽人部落,成为外域之王后,这位暗中为恶魔效力的邪恶术士,因为德莱尼与恶魔过去的矛盾与冲突,就宣判了德莱尼一族死刑。
古尔丹不仅带着部落大军,在“荣耀之路”处屠杀了上千万德莱尼人,他还研发出一种腐化德莱尼的传染病毒。这种病毒会让感染者半恶魔化,成为面目可憎的怪物,逐渐失去与圣光纳鲁的联系,变成被圣光抛弃的“破碎者”。
在德拉尼的教义中,被圣光抛弃就等同于背离整个种族,再加上感染者带有传播病毒的可能性,整天还长着一副恐怖面容。于是,德莱尼长老决定将这批感染者流放至赞加沼泽一带,且不承认他们德莱尼人的身份。
在这些“倒霉”的被感染者中,原本担任着圣光大主教的阿卡玛,不得不率领被感人的“破碎者”在野外艰难求生,寻找重返圣光的可能性。而在他的带领下,这批中病毒的“倒霉蛋”就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氏族——灰舌氏族。
(圣光大主教时期的阿卡玛)
后续,由于兽人部落催动邪能,开启黑暗之门,引发外域爆炸的关系,德莱尼与灰舌氏族刚熬过这场“天灾”的摧残,就迎来了全新的外域统治者“玛瑟里顿”。
这名新来的深渊领主,不仅用自己的堕落之血,将残余的兽人部落变成了嗜血的邪兽人,他还把德莱尼与灰舌氏族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对他们发起了旷日持久的灭族之战。
为了能推翻玛瑟里顿在外域的血腥统治,阿卡玛决定帮助从艾泽拉斯流亡过来的伊利丹,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新秩序。而在灰舌氏族的情报支持下,伊利丹用计谋骗取了玛瑟里顿的信任,成功以基尔加丹特使的身份,把玛瑟里顿囚禁在一座地狱火堡垒内。
但出乎阿卡玛意料之外的是,伊利丹的成功上位,并不没有为外域带来和平,反倒是加重了独裁统治的残酷性。伊利丹利用玛瑟里顿的堕落之血,源源不断地制造着效忠于他的邪兽人,甚至不惜以毁灭外域为代价,开始利用恶魔传送门,去培养起恶魔猎手军团。
至于协助他上位的灰色氏族,不过是从被压迫者的身份,变成了上位者的工具人,整天996地为伊利丹的邪兽人与恶魔猎手提供服务。
为了推翻996的压迫,已被腐化无法使用圣光之力的圣光大主教阿卡玛,决定放弃对圣光的信仰,举起从艾泽拉斯某个农民处夺来的镰刀,成为背叛“背叛者”伊利丹的背叛者。
就这样,阿卡玛与追捕伊利丹的守望者玛维合作,在暗中制定了一系列缜密的行动。
他们先是在外域以自由之名,召集起不愿996的打工人,组建了一支大军;又为来自艾泽拉斯的外来者传递了大量机密信息,让这群贪婪的冒险者一步步掀翻毒蛇神殿、风暴要塞,把目光投向黑暗神殿内,伊利丹手持的蛋刀。
最终,阿卡玛成功带着一切他能团结的力量,靠着“两面三刀”的背叛推翻了伊利丹的压迫,将“永不加班”的和平秩序带回了外域。
小弟有话说: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我们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很显然,在阿卡玛的故事线,又或是说一整个“燃烧的远征”资料片内,暴雪借着一个魔幻故事的外壳,向我们述说着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想要推翻压迫,奔赴理想中的美好,一切都得靠我们的双手。
一个正惊问题:你有关注过“燃烧的远征”隐藏着的知识点吗?
【编辑:庆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