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73新闻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引言:作为斯内克、山姆·费舍尔的大银幕模板,007尽管已经远离电子游戏,但他产生的文化影响力始终没有消失。
这周,站上过往电影系列累计达50亿美元票房的起跑线,《007:无暇赴死》即将在院线与广大观众见面,“邦德,詹姆斯·邦德”——标志性的自我介绍,就像冯巩老师在春晚舞台“观众朋友,我想死你们了”的开场白,已经从名场面升华为“银幕记忆”。
几十年的岁月,007演员随着时代脚步迭代变迁,到丹尼尔·克雷格最后一次对着片名logo扣动扳机的《无暇赴死》,依然守护着亿万直男最幼稚的消费主义英雄们。
香车美女,间谍枪战,一杯马提尼,天涯何处觅知音。《007》电影改编自英国作家伊恩·弗莱明的间谍题材小说,至今已经推出了多达27部大银幕作品,基于不同年代,不同主演,不同的拍摄风格,作品口碑有时像邦女郎的双峰一样傲人,有时又像邦女郎的乳沟那般深邃。
倒是在授权游戏方面,007始终让人安心,除了N64版《007黄金眼》“重新发明了家用机FPS”以外,余下作品都可以打包扔进回收站,接下来咱们就趁着电影上映的机会,和大家聊聊007以及相关主题游戏背后的故事。
最肤浅的意识形态之争,最直男的动作冒险之旅
《007》系列原作小说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此时二战结束将近十年,我国通过抗美援朝战争,坚定捍卫了新中国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东西方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矛盾,在双方均握有核武器的情况下,从“热战”转变为“冷战”,主要从事地下情报工作的间谍,代替正面战场上扛枪打仗的士兵,成为了军事题材问题作品的宠儿。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随着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扩张,康拉德,毛姆等著名英国作家,都创作了间谍为主角,或者带有谍报元素的经典小说。二战后,冷战背景下的国际局势与普罗大众对于通俗文学的市场需求,催生出一批按照今天的眼光来看,文学水准比较接近“轻小说”的间谍题材“地摊文学”,书中主人公往往身负“自由世界”艰巨使命,深入到红色政权掌握下的国家和地区,有惊无险完成一些今天的西方媒体在外网动动键盘就能糊弄其国内民众的所谓间谍活动。
所以,要不是来自纽约的电影制片人艾伯特·布洛克利和哈里·萨尔兹曼在一堆廉价通俗小说里看中《007》,其作者伊恩·弗莱明大概率只会一个流俗的爽文写手。而当这个二流谍战小说开启自己的大银幕之旅后,弗莱明还是那个弗莱明,但邦德不再是他笔下原本的007,不同时代的《007》电影跟随时代的风起云涌,从意淫状态下坐拥香车美女马提尼“抗苏奇侠”,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杀人执照”持有者,演变成丹尼尔·克雷格如今这一版内心世界丰富,环境内部矛盾大于外部矛盾的硬汉特工。
《007》系列电影最大特点就是看似固定的绅士特工大冒险在迭代过程中的自我变革。二战后,英国虽然全球影响力远不及“日不落”时代,但起初还是西方谍报领域带头大哥,一边指导美国的谍报网建设工作,一边奋战在“反苏”一线,冷战时期也因此成为各个领域间谍题材文艺作品的黄金时期。比如在1950年代,我国电影工作者就创作出本土化的经典谍报题材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擅长恶搞流行文化的周星驰,也没有放过007这个经典形象
后来随着战后欧洲社会经济复苏,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商品越发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渐渐达到并超过战前,电影不再只是单纯消除冷战焦虑感的娱乐工具。丹尼尔·克雷格之前,历代007除了只出演过两部作品的蒂莫西·道尔顿有失水准以外,从肖恩·康纳利到皮尔斯·布鲁斯南,都十分注重外在颜值和绅士气质,升级的电影制作规模也成为各个时代“精致男性的奢侈消费样本”,阿斯顿马丁、宝马等(魔)改装车,定制西装,举手投足间的绅士做派,无懈可击的个人形象(今天看布鲁斯南有些油腻,但康纳利终究还是经得起时代审美的变迁),当然也少不了被物化的“邦女郎”。
本世纪初,也就是克雷格这一版《007》迭代之前,英美的谍报电影像两国在西方情报世界的地位一样发生权力转移,《碟中谍》《谍影重重》无论观感还是电影语言的革新,远比套路化的《007》更能打动后9·11时代的观众们。
于是从克雷格开始,007迎来“后现代”转型,一方面动作戏完全从实战出发,邦德不再是曾经刀枪不入的“铁金刚”;另一方面,剧作一改之前妖魔化对手,卡通化自我的爽片路线,向美国同行一样加入更多政治惊悚元素(举个大部分读者看过的例子,就是漫威宇宙里《美国队长》到《美国队长2》的变化),学着将“敌我矛盾”从外部转向内部。
曾经007里面的刻板印象的苏联大壮
这次革新的巅峰,无疑是《007;天幕危机》,整部影片里邦德斯文扫地,不断吃瘪,最后退回到影片结尾大战的苏格兰天幕农场时,已经站在大英帝国“龙脉守护战”的绝境,决战那场戏看似有点土,就是在一个破旧农场和反派拼输出,但这段戏其实包含丰富的信息量,一口气交代了英国从崛起再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比如天幕农场代表的16世纪英国的土地改革(圈地运动),邦德对反派完成最后一击的教堂,则是象征新教改革后的海外扩张,只不过几百年后,大英帝国还是回到了最初赖以为生的农场(战后海外殖民地独立,英国脱欧)。这些经过思考得出的东西,放在上世纪沉迷奇观展示和卖弄软色情的007电影中都是不可想象的。
天幕农场位于苏格兰,而苏格兰不仅是“大英帝国龙兴之地”,同时也是《007:黄金眼》这款N64游戏开发商的诞生地。
除了《马力欧64》和《时之笛》,N64上还有这款革命性游戏
在国外玩家评选的N64十佳游戏榜单中,排名前五的有四款都是任天堂第一方游戏,唯一的“外来者”,是排名第三的《007:黄金眼》,在它之前,是《马力欧64》和《塞尔达传说 时之笛》两部划时代神作,第四名《塞尔达传说 梅祖拉的假面》的得票被《黄金眼》远远甩开,第五名的《马力欧赛车64》吃了加速蘑菇也追不上。
《007:黄金眼》发售于1997年,开发商则是任天堂在1994年收购的Rare,起初玩家和评论界对于这款游戏并不看好,认为这不过就是拿着电影授权骗粉丝钱的东西。
游戏所采用的FPS形式,在当时满屏马赛克的硬件条件下,需要极高的关卡和玩法设计功力去保证玩家起码的游戏体验,更不用说3D动作游戏的视角转换与手柄操作这套适配方案才刚刚起步不久,FPS集3D建模,画面帧数,手柄立体操作(直到今天,很多玩家对于手柄打枪一事依然无法适从)等技术门槛于一体,开发难度可想而知。
用我的古董手柄给大家简单演示一下操作方式
游戏基于电影内容进行了大量原创性扩展,操作方式将N64手柄的三叉戟持握+单摇杆发挥到了极致,Rare的开发者们没有刻意去追求键鼠般灵活夸张的精确控制,而是确保玩家每次射击时都能感受到手工打造的高品质手感。敌人也会根据不同的受创部位做出不同的真实生理反应(毫无疑问,大部分人都对射击敌人下体都有着近乎偏执的兴趣)。本作故事模式难度较高,不同的任务目标保证了玩家的游戏时间,甚至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是一些达人速通挑战的研究对象。
至此,《007:黄金眼》已经足够成为007乃至电影改编游戏的里程碑,但Rare在游戏发售前不到半年时间里,又塞进了一个四人分屏对战模式,这一下子把本作从经典单机升格为多人神作。
由于当年没有网络联机功能,N64主机自带的四个手柄插槽将玩家人数从通常的2人增加到了4人(更早的世嘉MD,或者同时期的PS主机可以通过手柄分插器实现四人同屏游玩),借助游戏里丰富的武器和爽快的操作感,《007:黄金眼》不仅单机模式充满挑战,多人对战更是常玩常新,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任天堂明星大乱斗》和《马力欧赛车》是欧美玩家的《KOF97》和《跑跑卡丁车》,那么《007:黄金眼》就可以算得上是他们的《幽游白书 魔强统一战》了。
出于版权原因,这样的老流氓对决并不会出现在实际游戏当中
都是“枪车球”,并非“万金油”
不幸的是,对于007的改编游戏而言,N64《007:黄金眼》实力演绎了什么叫做“出世即巅峰”。
Rare闪耀退场之后,版权流向EA和Activsion等大厂,007游戏迅速沦为蹭热度的电影改编游戏和讨好粉丝的交互式老电影。随着PS3和X360的世代到来,FPS正式成为家用机的主力游戏类型,当初开风气之先的007本应大展拳脚,四人分屏联机都能玩得不亦乐乎,线上全场邦德大乱斗该是何等壮观呢?然而实际情况却是007游戏在《黄金眼》之后便一蹶不振,就连克雷格版总体上扬的电影口碑也对游戏质量毫无加成,究其原因,可以归纳出以下三点:
1、EA和Activsion本来就是蹭ip热度赚快钱的“惯犯”。
一方面在支付高额的授权费用后,留给游戏的开发经费十分有限,《黑客帝国》《哈利·波特》《指环王》等影片流行的年代,授权游戏完全沦为电影周边,而且由于要配合电影上映的档期,留给开发组打磨作品的时间非常有限。比如2008年的改编游戏《007量子危机》为了销量最大化,无视硬件环境,交给4个开发商制作了跨越6个平台(包括PS2和NDS)的版本,质量不能说参差不齐,毕竟就算其中最好的那个,也在通常游戏质量平均线以下,可想而知当年不幸买到游戏的玩家是种什么心情。
此前曾传出《杀手47》的开发商IO会接手新的007游戏
2、007系列电影背景时间跨度大,其中一些60/70年代电影的改编游戏如《来自俄罗斯的爱情》等,当代玩家无法对游戏世界观产生太多共鸣。游戏机制的欠缺和美术不用心,没有营造出沉浸感的游戏氛围,光是标题复古算哪门子风格啊。
3、007电影的精致与惊险,在电影里是男模与奇观,但是游戏世界从来就不缺乏这两样东西,玩家显然需要更刺激也更好玩的东西,比如GTAOL里很容易就能达成007的穿搭和装备,《极限竞速 地平线4》也推出了007全套名车供玩家在开放世界里驰骋,007自己的游戏反而缺乏亮点与个性,逐渐遭到了市场的淘汰。
结语:《007:无暇赴死》之后,这个电影系列又将由新一代演员继续编号007的特工传奇,游戏厂商对这个ip则延续了近年来的视而不见,不知道等到何时007才会交到又一个Rare那样的开发商手里,完成从大银幕到游戏的华丽转身。